餐饮业8020法则,现在知道还不算晚
文章来源:夫妻肺片加盟  发布时间:2015-10-21 10:51 
分享到:

很多餐厅老板或管理者经常舍近求远,放着周围的顾客不去分析与维护,转而去做所谓轰轰烈烈的大营销大传播。然并卵,营业额还是在原地徘徊,就是因为没有用心研究好三公里内的顾客。

三公里生活圈

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轨迹基本上是三点一线:家、单位、交通工具,餐饮作为本地生活最高频的服务场所,无特殊需求一般会选择家或单位周围三公里内解决。

虽说餐饮天生的社交属性,为什么聚会还是选择三公里呢?

一来是因为时间成本。社会节奏快,每个人最缺的其实是时间,而高峰出行堵车又是常事,在路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,所以时间成本考量不愿意选择三公里外的餐饮场所。

二来吃饭是时效消费场景,到了饭点是等不了的,不同于购买产品对时间要求不高,那么就近性(最好是楼下)就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。当然了,商务宴请和聚会场景则是指定场所。

选址布点的便利性构成了餐饮竞争重要的要素,这也是为什么星巴克会在马路对边各开一家或同一条街密集式开5家,就是要让你非常便利地来消费,另一方面是抢点让竞争对手没有地方开。

三公里内顾客如何选择

虽说顾客就近选择三公里用餐,但选择去哪家则决胜在三公里以外,是由顾客复杂的大脑决定的,所以用品牌去抢占顾客心智资源就是第一大事了。

"第一"永远是舞台上聚光灯下的焦点,而被人们深深地印在脑海当中。品牌营销的第一条准则就是要"开创品类成第一"。

品类需要创建和分化,还需要聚焦与坚持。云味馆"米线哥"聚焦云南小锅米线,并坚持用原生态食材,以"世界很大云南不远"的情怀让顾客追捧。

企业用品类来经营,用品牌来表达。顾客以品类来思考,以品牌做选择。

500米是餐厅生死线?

外卖O2O近两年很火,说是做堂食以外的增量市场,其实外卖O2O的逻辑就是500米以内是餐厅的顾客,500米以外是外卖的顾客。

真的是这样吗?说好的三公里顾客呢?

很多很多餐厅都在问要不要和外卖O2O平台合作?其实这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。生活节奏加快崔生"懒人经济",需要有人送餐上门,核心诉求是可以降低餐的口感但配送速度要快。

这就对外卖O2O平台的物流速度提出要求了,如果30分钟内送不到体验就非常不好,这也是为什么补贴一停外卖的单量剧减的原因之一。用补贴来弥补速度终不能完美解决用户需求,一部分顾客会回流到实体店。

目前,外卖O2O冲击最大的是快餐店,如大陆麦当劳上半年关闭60多家店。快餐解决的是饱腹,没有更多增值服务体验的。标准化作业曾经是快餐的致胜法宝,在互联网时代最容易被替代的就是标准化。

所以,餐饮业拼的还是品牌与体验,那些小而美、精而爆的餐饮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。餐饮有两个核心产品,一个是有形的,狭义上的产品、菜品;另一个是无形的"体验"。你两个都抓住了吗?

本文出自:夫妻肺片加盟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rongxiansheng.com/newsshow-231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