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如餐饮O2O市场玩三国杀:三全鲜食凭啥KO饿了么和便利店?
文章来源:夫妻肺片加盟  发布时间:2015-04-23 14:29 
分享到:

这个夏天注定是属于三全鲜食的。不知是不是巧合,速冻老大三全把进军万亿餐饮市场、推出极具互联网属性的鲜食盒餐产品选在了即将步入夏天的四月末。

目前,千台三全鲜食的智能终端售卖机——FUNBOX正在上海、北京等地紧急铺开,大举入驻写字楼。

试想一下这个场景:炎炎夏日,还是中午头上,白领一族再也不想走出办公室写字楼半步,午饭问题就变的更加忧心和焦虑起来。此时正好公司里有一台三全鲜食的FUNBOX智能售餐机,职场吃货们早已通过手机APP预定好了想吃的美味,只待下班,好不费力地从FUNBOX 里秒取一份充满蔬果美味的逼格盒饭,之所以逼格,因为那个盒饭的名字和包装都太过炫酷:牛油果的春天、贝嫂的秘密食谱… 关键是价格不超过20元,还是0-8度的冷鲜食品,从里到外这酸爽!

而现在你只要去微信、微博搜搜"三全鲜食"这四个字,就能感受到它已是有多风靡写字楼、多么霸占众多小白领心脏了。

选择夏天、首战上海、口碑爆表,三全鲜食开局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。

其实容先生夫妻肺片今天想要讲的,是当三全鲜食异军突起,会给现有餐饮O2O格局带来怎样冲击,以及它的优势何在?

要知道,此前的局面是:饿了么、到家美食、百度外卖等互联网O2O平台满街跑、竞争白热化,除此之外,还有一支看似隐形军团在默默发力,图谋在餐饮O2O市场分一杯羹,那就是类似Famlymart、7-11这样的便利店。

前有线上优势饿了么一干外卖平台、中有三全鲜食智能贩卖机、后有网点密布的便利店。至此,餐饮O2O外卖市场海陆空三种业态可谓齐全了。一场人机大战、三国杀大戏即将上演。

1、决胜在终端,谁能省去用户等待?

追溯餐饮外卖的需求根源,无非是消费者不愿跑路、想足不出户就能解决一顿饭问题,也就是所谓懒人经济。O2O要解决的正是这中间从餐厅/食物到消费者的距离问题,距离远近决定了送餐到达的快慢,乃至消费者的满意度体验。这类似餐厅的出餐速度,通常超过20分钟以上等待用户的耐心受到挑战,期望值开始下降。

现实中,以白领群体为例,以LBS为原点推算,传统餐厅或便利店往往分布在消费者1公里范围,最近也要走出写字楼,为一顿饭奔波不是懒人白领们想要的,这中间除了体力成本,时间成本也不划算。

因此饿了么O2O外卖平台的作用就在于,帮助众多餐厅解决这一公里问题,承担跑腿功能,跟时间赛跑,尽快把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。


但事实是,由于餐厅分散、送餐点分散,加之商家因为更重堂食而轻外卖、交通不给力、上下电梯困难等因素,常常耽搁送餐时间。此外,商家在资源配置上也难以预计激增的午餐需求,就很容易造成与外卖平台的需求脱节。最终导致用户永远打电话催饭都是一句回答:"马上就到",其实根本还没出发。这也是令外卖平台苦恼不已的问题。

在去中间化的移动互联网背景下,谁离用户最近,谁无疑就能近水得月。三全鲜食一步到位地把智能售卖机铺到了写字楼内部,目前正在推进的2.0机更是专门针对50人左右公司免费提供,用B2B2C的方式巧妙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,即与写字楼物业、公司达成合作关系,作为增值服务、福利免费提供智能机,最终完成与用户的亲密对接,让消费者真正实现足不出户。

无需等待,不用排队,时间成本大幅缩减,用户倍感轻爽。这一点,三全简直绝杀完胜。

2、产品大PK,谁能解决真痛点?

说到产品,用户的痛点最大有两个:安全放心、花样翻新。

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汇集众多餐厅菜单,理论上,在餐品花样上绝对可以满足用户一切需求,但其实落地中也是有局限的,并非所有菜品都可以送。但另一个问题,食品安全是平台无法把控的。由于不是自主出品,全部依赖社会餐厅供应,难免一些档次不高、质量不稳的商家混杂其中,这也成为过去消费者吐槽的热点。


平台的解决方案是,尽量挑选品牌商家合作,建立品牌馆,或通过用户评价、打分等手段来督促商家,但这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责任转嫁,因为按道理用户并没有义务做这项工作。从消费角度,用户接受的是平台的服务,无需对商户进行评价,否则等于变相帮助平台对商家进行监督。这种分裂感可想而知。

由于分工不同,归根结底平台是无法根本解决食品安全这一痛点的,只能寄希望于社会环境进化与餐饮经营者自觉。

便利店在这个痛点上基本是可以满足的,干净、卫生、放心是消费者对便利店的普遍认知,但在菜品翻新上相对滞后,加上主业并非在此,便利店的餐饮只能作为补充存在。长远来看,最大的挑战就是产品创新的专注度和速度。


三全鲜食的食品安全体系容先生夫妻肺片是领教过的,在其上海的中央厨房参观期间,对于他们的食安标准只能用苛刻来形容。本来,作为速冻起家的三全,工业生产的食品安全要求跟普通餐饮的卫生要求是不一个级别的。全程冷链、恒温密封、24小时货龄管理、117道严苛检测、超保质期销毁等等措施,足以令消费者放心。

另外,除了自建中央厨房,三全鲜食还特聘名厨自建产品研发中心,追求产品快速迭代,结合APP端沉淀的反馈大数据,分析用户口味偏好,不断优化出新,每周至少推出一道新菜。


食品安全超越外卖平台,大数据让产品完胜便利店,从机制上紧扣两大痛点,三全鲜食优势明显且能走的更远。

3、体验挑战赛,场景定胜负

就服务而言,饿了么外卖平台与便利店均是由人直接为用户服务,而三全鲜食FUNBOX则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。人机大战,从人性化上来说的确人更占上风。我们会看到一些外卖服务里面运用帅哥、美女元素,甚至跟顾客玩游戏、猜谜语等互动来增强体验。


但冷静分析一下,就会发现把O2O服务的节点押宝在人身上是有点不靠谱的:

首先,餐饮服务业人力成本上升是行业经营者的大痛点,而且未来看,人的成本会越来越大。同等价位下,拼的就是成本控制。现在,在餐饮业内,寻求工业化来降低成本已成共识,就连海底捞张勇也坦言:未来不依靠机器肯定不行。在这种情况下,依靠人力送餐的外卖平台能走多远就是一个问号。

其次,在追求送餐效率的前提下,减少与用户对接时间就成为必要条件之一。很难想像,送餐员心里急着要赶往下一个客户那,却还要拿出时间装作情愿地跟这一个客户玩游戏,体验该多难保证。

另外,从用户场景需求上,消费者也未必希望与人发生过多互动。移动互联网时代,用户互动体验的场景渠道更多在手机里、在网络上,这是追求个性空间的使然,也是注重隐私的需求。作为提供服务的一方,将精力聚焦在产品上,将互动体验专注在线上,或许才是王道。


三全鲜食所倡导的"内容至上",既包含了产品的好吃,也包括了体验的好玩,这些,从它的包装设计、产品创意、线上游戏、虚拟人物、角色演绎、自媒体内容等等方面得到了不错的体现。

当然,以上推断未必能短时间改变当下O2O餐饮市场的格局,饿了么仍旧是互联网平台的大鳄之一,三全鲜食则是巨头驱动,便利店也不会甘心做个隐形季军。

换个角度来看,依照"从0到1"的理论,互联网时代没有竞争,只有垄断,正如滴滴快的的合并、赶集和58的联姻,巨头们用合体的方式来结束竞争带来的损耗,合力成为行业的掌控者。

我们是否也不排除将来饿了么会和三全在餐饮O2O领域来一次牵手。因为双方还是有着较强的互补性:三全FUNBOX可以解决饿了么的送餐最后500米问题,并能帮助其节省人力,饿了么可以借助三全终端更加落地,并为其社会化餐厅整合提供更好出口,双方合并流量与数据资源,也能对用户提供更好服务……

至于便利店,其实三全的每一台FUNBOX就相当于一个微型便利店,因为目前尚处于推进阶段,不会造成较强竞争,但会蚕食部分份额。

本文出自:夫妻肺片加盟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rongxiansheng.com/newsshow-1845.html